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:聚焦新型工业化,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引擎
元描述: 本文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,探讨如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等关键问题,并分析如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,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引言: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关键任务,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,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。本文将深入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金壮龙对这一重大部署的阐释,并结合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,探讨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未来之路。
新型工业化:筑牢中国经济发展根基
新型工业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实现产业整体跃升的关键引擎。如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,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。
1. 优化支持政策,完善产业治理体系
近年来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稳定,这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施。未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,采取以下措施:
-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: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,以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促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、工艺升级、数字赋能、管理创新。
-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: 围绕轨道交通装备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锂电池等领域,加强创新政策供给,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,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-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: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,推动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,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,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的适应性监管体系。
-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: 重点围绕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等方向,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、6G、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发展壮大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,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。
2.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
新型工业化不是简单地追求制造业占比,而是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。
- 升级制造业发展理念: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方向发展,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- 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: 着力构建产业链生态,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,形成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协作机制。
-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: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、品牌优势、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,引领产业发展方向。
数字经济赋能:拓展产业新空间
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,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。
1.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
- 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应用: 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改造,打造企业标杆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。
- 推进链式数字化改造: 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,制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,推动产业链协同数字化转型,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。
- 建设数字园区、智慧集群: 打造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,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,推动产业集聚发展。
2.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
- 夯实技术底座: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加强算力、算法、数据等技术底座建设,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,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。
- 发展智能产品: 大力发展智能产品,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,促进家电、手机等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,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。
- 推进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行动: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应用,提升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,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3.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
- 聚焦关键领域: 聚焦集成电路、工业软件、卫星互联网等领域,加大投入力度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补齐产业链短板,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。
- 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: 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生态,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,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
-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: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鼓励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突破技术瓶颈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产业链供应链安全: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
产业链、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命脉,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。要坚持底线思维,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,确保产业安全可控。
1. 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
- 一链一策: 围绕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,制定差异化的产业链安全保障措施,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。
- 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: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,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
- 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: 完善首台(套)、首批次、首版次应用政策,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,加速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2.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
- 抓好重大科技项目: 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实施,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,提升产业创新能力。
- 构建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: 优化布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,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。
- 发展高科技产业: 指导国家高新区实施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,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3.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
-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: 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监测和应对能力,共同应对产业链安全风险,确保产业链稳定运行。
- 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: 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和产品保供,着力建设安全可控的原材料产业链,降低资源依赖风险。
-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: 建设关键产业备份,确保产业链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生产,保障国家经济安全。
4.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
- 完善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: 鼓励转出地与承接地建立产值、收益等指标分享机制,促进产业转移的良性循环。
- 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: 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,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,实现区域协调发展。
- 培育壮大区域性产业集群: 引导产业梯度转移,培育壮大区域性产业集群,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,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。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: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动能
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1.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
- 发挥“小巨人”企业引领作用: 发挥“小巨人”企业引领作用,协同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,形成梯度化培育体系。
-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强链补链: 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强链补链,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,推动产业协同发展。
- 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: 分级分类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打造产业集群优势,推动区域经济发展。
2.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
- 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: 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,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- 发展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: 大力发展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,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,降低转型成本。
- 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: 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,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,促进企业顺利转型升级。
3.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
- **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“一张网”: ** 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“一张网”,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,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。
- 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: 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、管理培训、市场拓展等服务,促进企业快速成长。
- 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: 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,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- 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: 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,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。
4. 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
-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: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支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打造新动能、攻坚新技术、开发新产品,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。
- 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: 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,带动社会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专精特新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
- 优化金融精准支持机制: 优化金融精准支持机制,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好专精特新专板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。
- 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: 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,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各类人才,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常见问题解答:
Q1: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哪些区别?
A1: 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,以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服务型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阶段。与传统工业化相比,新型工业化更加注重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和服务型制造,旨在打造更高质量、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。
Q2: 如何理解“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”的含义?
A2: “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”并非简单地追求制造业占比,而是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,确保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,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。
Q3: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?
A3: 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提升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;二是发展智能制造,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,提高自动化水平;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Q4: 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?
A4: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突破技术瓶颈;二是完善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,防范化解产业链安全风险;三是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,形成产业链安全备份。
Q5: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?
A5: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他们专注于细分领域,拥有核心技术和独特优势,能够为产业链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支持,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新动能。
Q6: 如何更好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?
A6: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一是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的培育服务;二是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提升企业竞争力;三是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,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服务;四是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,为企业提供资金、人才等方面的支持。
结论:
推进新型工业化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引擎。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中国新型工业化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